阅读历史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676(2 / 2)

加入书签

发展,那就干脆出国去俄罗斯建参场。

那边有山参,也一样能发展园参。

有参业公司做靠山,下属长白山旅游开发公司肯定发展的不会差。

这边想建什么,不用层层审批,不用等上级拨款。

总公司管理层通过了,往上面递个手续,然后该干嘛干嘛。

去年的年终报告上,参业公司下属的旅游开发公司各项目,年营收近五亿、归母净利润一亿多。

而通过旅游公司各个项目带动的周边经济增长,不算在内。

“那也是三叔有能耐啊,换成别人,谁还能把参业公司发展起来?”周庆国摇头。

当初县里那么多国营参场,到最后都哪去了?

三参场、三参场、四参场,从两千年就不景气了,零二零三年相继破产。

同样是参场,那些都黄了,只有当初的一参场、现如今的参业公司,蒸蒸日上红红火火,这里面谁的功劳最大?

而当初若是真能把许世彦调去主持大局,相信长白山的发展,绝不仅仅于此,应该比现在辉煌太多倍。

“庆国,咱们都老了,何必再惦记那些?安安稳稳过咱的小日子就挺好。

你看看,我们家那四个,现在都是功成名就、夫妻和睦、儿女双全。

我跟你说,啥雄心壮志,也赶不上孙子孙女过来喊一声爷爷、外孙外孙女叫一声姥爷。

我现在啊,啥都不想,陪着孩子们才是正经。”

许世彦摇摇头,看向不远处玩闹的孩子们,那才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成就。

“就是就是,三哥说的在理,管那么多有啥用?咱就过好咱自家的日子得了。

这些年咱们也是血雨腥风、一路披荆斩棘闯过来的。

好不容易安稳了,啥都别想,就安心享福得了。”黄胜利几个齐声附和道。

国内人参加工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东方参业公司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外资本的关注。

那些国外资本最初想以合作的方式拉拢,后来又想要动用资本力量收购。

各种手段没用之后,这些人故技重施,联手打压国内人参价格。

零八年秋,国内人参行情再次下跌,而且比九零年那时候还狠,一条龙水参的价格甚至低到了六块钱一斤。

大家都说,那简直要比大萝卜还便宜了。

原材料降价,人参制品也跟前全线降价。

东方参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人参制品加工出口企业,这一波打击如果挺不住,真的会赔到血本无归。

到时候难免落得个被国外资本收购的下场。

尤其这个时候,参业公司已经不是国企,面临最艰难的境地。

那时候,许世彦和苏安瑛动用了两个公司的全部资金,甚至把首都、深市、沪市、羊城,所有的房产、地产,全部抵押。

就连当初许世彦得到的那些古董、夜明珠什么的,也全都让他拿去拍卖了。

许世琴、许世安、郭守业、郭风华、杨钧显、黄胜利等人也都倾尽全力帮忙。

再加上省里领导的协助,提供大量无息贷款,动用一切力量帮忙。

许世彦就趁着人参价格低的时候,将市面上的人参全数收购,直接囤起来不卖了。

当时所有人就一个想法,拼了,背水一战。

当年他们从那么穷的日子走过来,大不了还过回当年的日子。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终会出头。就凭着一股意气,咬牙生生挺了过来。

零八年都没等过完,人参行情直线上涨,到零九年,人参行情上涨数倍。

尤其是随着相关政策出台,限制毁林用地,人参种植面积一再压缩,人参行情一路走高。

这几年虽然也有些波动,但总体影响不大,还是呈上扬趋势。

参业公司也因为这一手操作,直接赚翻了,当初豁出身家帮忙的众人,也跟着挣了个盆满钵满。

如今黄胜利等人都岁数大了,也没那个心气儿再干啥,于是啥都不掺和,只安心分红养老。

至于各家的孩子们,有出息的考学出去,或是进参业公司上班。

没本事的就在家做买卖、务农,有爹妈打下来的底儿,再加上如今池西的发展,不管干啥也都能过得不错。

周庆国一想也对,“是我眼光浅了,还是你们好啊,跟着三叔三婶,一个个都不少挣,身家几千万。”

周庆国看着黄胜利等人,感慨道。

“咳,这可不一样,各有各的前程。

我们就是土财主,你那是大领导,你看你现在不也挺好么?”众人哈哈大笑。

六十六岁生日,必须保留的传统项目就是饺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