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娱巅峰 第769(1 / 3)
泰坦尼克往事
高爽再次到达粤东船厂的时候,所有的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全部进入尾声。
除了作为正式表演区的泰坦尼克号一比一复制体之外,其他置景部分之弘大甚至犹有过之!
大刘在《海上钢琴师》拍摄期间就在粤东的浅海滩租下了一平方公里的地方,用围网圈下来一个用来当做海洋拍摄区的地方。
这片海域周围没有沙滩,紧邻岸边的是一片天然礁石,再往陆地的方向更是被岩石峭壁完全环绕。
这样的近海区域最浅的地方都有三米多,一公里区域的边缘更是达到了二十多米深度。
这样的深度也让这片海域显现出了深邃的黝黑。
这里要开发为海港的话明显太浅了些,开山挖海的大工程还不如寻找天然良港来的便利。
就连走私者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靠岸,因为要想离开岸边,还要翻越几乎直上直下十几米的陡峭崖壁。
要开发成旅游海滩的话,这个深度又太危险了些。
因为礁石滩的存在,这里的海岸几乎没有任何沙子,这也造成了从入海开始海床落差就在急速下滑。
只有疯子和专业的潜水人员才会来这个地方冒险!
这样一片封闭的海域,属于完全没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鸡肋!
但是这样的环境却正好适合《泰坦尼克号》用来拍摄海里的戏份。
从三米到二十多米的深度不是问题,只需要提前在水面下一米多的位置布设透明网兜,借着深邃的海洋颜色和夜晚的暗光,完全能拍摄出深海的感觉。
岸边的礁石滩附近更是架设了一台巨型的液压升降机。
在这具液压升降机上也建造了艉艛甲板全比例的复制品,单单这个船尾的长度就超过二十米。
在液压升降机的帮助下,这个二十米的船尾可以在几秒钟内从0°抬升到90°,模拟泰坦尼克号在真实下沉过程中抬高的船尾。
同时前半截断开的部分还能深入海中,拍摄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后期动画的加工!
这个船尾是船厂从以前的船体废料中临时拼凑出来的,焊接不算太精细,甚至就连涂装都有些潦草。
唯一比较让人满意的是甲板确实铺的不错,还有小半截顶部构造也像模像样。
毕竟演员要从上面往海里滑落,为了特技演员的安全,许多地方都是用泡沫橡胶制成的。
同时,在不远的地方还制作了一条十五米长的小船。
这条小船完全是用防水的材料制作成的精细模型,中间部位可以反复断裂出不规则的形状,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复原。
这也是唯一一个能够重复完全入水的道具。
内景部分就更不用说了,同样是租用了一个独立的厂棚,在里面完全一比一复刻了泰坦尼克号中几乎所有的内景。
陆九和大刘的大局团队操持的这些布景,比当年卡梅隆他们不断追加式的逐步建设要完备的多。
要知道,在地球上福克斯公司可是买了一百英亩的土地,然后搭建了一个蓄水池用来当做海洋。
深度仅仅只有一米多一点。
为了不穿帮拍成真正的泳池模样,不得不在蓄水池底部铺上黑色的胶垫。
也正式因为这样,在最后的海难中只能使用贴近水面的推镜,和游走在各个遇难者之间的摇镜,大全景的俯拍镜头全部都是后期电脑特效。
而泰坦尼克号这艘船的一比一模型也仅仅只有一半!
由于所需经费高昂,卡梅隆选择只建造了泰坦尼克号复制船的完整右舷部分。
而且研究当年的气象数据后得知,首航当天吹的是北风,将烟囱烟雾吹向船尾。
这在拍摄制作期造成了重大错误,因为泰坦尼克号首航时实际上是左舷靠岸,而要建造完整的左舷过于昂贵,所以卡梅隆将剧本上指示的服装和道具全部左右反转。
为此反方向扣子的西装就做了两百多套……
如果有个角色在剧本中是向右走,他们必须在拍摄时向左走,最后用翻转镜头的方式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高爽的拍摄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无论是全尺寸的还是微缩模型,都是完整无缺的!
到现在为止,光是在道具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十个亿。
这已经完全突破了最初一艘船搞定一切的设想,甚至某种程度上突破了高爽的预估上限!
毕竟这都只是道具部分,拍摄的时候还会产生持续的费用支出。
当然,还要有能匹配影片质量的后期动画……
保守估计,总预算很可能达到惊人的二十亿左右!
《海上钢琴师》接近六个亿的投资基本上持平了蓝星电影投资的上限。
现在《泰坦尼克号》则是完全刷新了这一记录!
一直“潜伏”在剧组中,见证了一系列道具从无到有的砖儿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导演的邹山早已兴奋的几欲发狂!
二十亿的投资总额,这是何其庞大的投入啊!
哪怕这部电影最终失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