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2 / 2)

加入书签

也这么有经验吗?“你呢,这次采访完之后就回家了吗?这一年创业下来应该也够辛苦的。”“没那么快,我还约了好几家,所以除了你们这篇文章之外,最近你应该也能在其他媒体上见到我。”冯文茜没问他这么做的原因,大概明白他是想给自己刷一波声望,而是直接问起了之后的打算。“刚才采访的时候,我听你的意思还会继续创业啊,下一步做什么已经想好了吗?”“其实已经想好了,但容我先保个密吧。”林一倒不是信不过冯文茜,只是不想在出手之前就被外人获知,所以采访他都对下一次创业的话题避而不谈,只是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就此放弃。于是冯文茜也没有追问,两个人又聊起了高中的话题,大部分同学已经放假回到了临安,班级群里又在呼朋引伴出去玩耍或者回学校看老师,但这两位都是无缘参加了。两个人也没有聊太久,在咖啡馆门口告别之后各自离开。回去的时候林一心想,其实自己留在京城还有一件事,但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做,他把目光投向窗外默默出神。 老子错过一路神仙冯文茜的效率很高,林一被发了出来。虽然并没有在明面上夸张地吹捧他,但字里行间还是很含蓄地藏了溢美之词,很有技巧。林一特意发消息对她表示了感谢。这只是个开始,此时林一还在继续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流程和形式跟之前大差不差,他已经驾轻就熟。今天他去的是鹅厂新闻,别看挂着大厂的前缀,但只是旗下的一个普通部门,所以林一也没有特别重视。但是今天的采访结束之后对方却没有让林一立刻就走,而是叫住了他并且有一位重要人物想见见他。林一好奇问道:“什么重要人物?”虽然没有本人当面,但传话的工作人员还是恭恭敬敬地表示:“是鹅厂集团总裁,刘赤平先生。”林一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感到这一趟来得物超所值。他跟鹅厂新闻有一点往来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因为鹅厂新闻代表不了鹅厂,但刘赤平可以,而且是除了小马哥之外最有资格代表鹅厂的人。刘赤平是哪路神仙?他不是创业团队“鹅厂五虎将”的成员,但却深得小马哥的信任。最直接的证明是,他担任的是总裁职务,还高过鹅厂的第二大个人股东张志冬。从收入上来说,他连续多年在鹅厂的年俸薪酬都超过3亿元,是小马哥本人的七八倍。在港股上市公司当中,只有李家城的大管家,长实的霍健宁能够相提并论,被港媒称为“打工皇帝”。换句话说,别看林一刚刚拿2000万美元刷了个频露了把脸,但这点钱还不到人家半年的工资。一言以蔽之,他是鹅厂的二把手。虽然传话的人并没有说明这位大佬要见他的原因,林一心中有些猜测,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拒绝的理由。两人是在对方安排的一间会议室碰面的,这位大佬上来很和蔼地跟他握了个手,并且自我介绍道:“我是刘赤平,你可以叫我马丁。”林一的语言习惯没有那么洋气,所以说道:“我还是称呼您刘总吧,您可以叫我林一。”刘赤平的口音很有意思。他的普通话并不纯正,因为他是在港城长大,美国念的大学,前两份工作履历分别是在咨询巨头bb和顶尖投行高盛,英语和粤语都比普通话更利索。但也不能算差,超过林一碰到过的任何其他港城人,甚至比一些内地的粤省人都好。因为这位出生于京城,是6岁的时候才随家人移居港城的。据说就是因为这一点,当年小马哥对于还在高盛工作的刘赤平印象很好,在诸多只能用翻译交流的外籍投行高管中选择了跟他合作,一手cao办了鹅厂的ipo,之后又力邀他加盟。林一以前只在屏幕上见过这位大佬,现在近距离观察,他的着装并不夸张,但剪裁得体的手工定制西装以及抬手间露出的袖扣,无不透露着考究。他一直觉得,投行出身的人都有一种名叫“精英感”的味道。林一在观察对方的时候,刘赤平自然也在观察着林一,他没有计较称呼这点小问题。“林一,你知道我今天是为什么来找你吗?”林一实话实说:“我想鹅厂新闻科技版的一次小采访还不至于惊动刘总,除此之外,我只能猜测是每团收购随便外卖网这件事本身了。”“你很聪明。”刘赤平给了一个赞许的目光:“其实我们今天见面有一点太晚了,本来在你把随便出售给每团之前,鹅厂已经在考虑投资你们的事情了。”!!!听到这句话林一还是瞬间睁大了眼睛,但第一反应不是因为被鹅厂爸爸看上而兴奋。是遗憾!你他妈为什么不早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