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比例不算小,而且师姐从随便分到的是160万美元,刚好可以拿出150万作为出资款,林一这边拿出850万美元当然更加不成问题。师姐不是一个物质欲望强烈的人,留下10万美元足够她花了。李建国的离开在股权上给了林一更大的空间,他给的这个比例一方面是考虑了师姐的出资能力,另一方面比之前多留5%也不是打算放在自己口袋里,而是准备用来吸纳更多的人才。创业阶段真正有用的人才不是花钱能请到的。李莫言果然没有提出异议,她只是问道:“我们需要自己筹集1000万美元这么多吗?”像林一他们这样自己有一定资本的创业者,不融天使轮是很正常的,但直接拿出1000万美元的话相当于一般创业公司a轮乃至b轮的体量了。其实之前林一去找刘简妮的时候,对方就提出如果有新的创业计划可以告诉她,如果听起来靠谱的话林一觉得从她那里拿个几百万美元应该不成问题。他当然是有理由的。“首先,师姐你应该还记得,我刚才说过我们的两家主要竞争对手都已经完成了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我不想像上次那样一开始就在资金上差距悬殊。”“其次,我们选择的这条赛道最后一定是用钱铺成的,不是说我们现在少融一两轮就不跟投资人打交道了,我们早晚需要他们的支持。”“师姐,到时候我们的股权会稀释得非常快,现在多留一点对以后保证我们的控制权是有好处的。”李莫言没有再提什么疑问,虽说林一这些预言现在听起来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但之前他关于“每团一定会进入外卖行业”的神奇判断最后就应验了。除了注册公司之外,他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拿出产品来,不过这回林一不打算亲自上手了,所以需要一个技术团队来实现他的需求。然后林一和师姐出现在了李菲菲教授的家里。双方现在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李菲菲给他们倒了一杯水就坐下来问道:“你们刚刚发了一笔横财,趁着暑假不出去玩儿几圈,又跑到我这里来只怕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吧?”她还是那么快人快语,不过这话就是在开玩笑了。“有两件事情。”林一笑着表示,“ 我们也有cxo了李菲菲教授的效率很高,林一跟师姐隔天就在西二旗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见到了她推荐的候选人。因为这个人选非常重要,所以两个人一起来了,不过林一的技术水平更深厚一些,所以谈话以他为主。“王恺对吧,我来之前看了你的简历,你跟李菲菲教授在国外是同一所学校的学弟?”坐在对面叫王恺的男人答道:“对,而且准确地说我们俩是同一个导师手下的同门,她是我的嫡系师姐。”他倒不是想靠李菲菲教授的关系套近乎,只是让林一知道为什么李教授会推荐他过来而已。“你在熊厂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对吧,听李教授说也很受器重,负责管理一个二三十人的小团队,为什么想到要出来创业呢?”双方之所以约在这里见面,就是因为离他现在的单位很近。在bat三巨头里面,行业公认的是熊厂擅长技术、a厂擅长运营、鹅厂擅长产品,所以林一对这个熊厂背景的技术人员还好是蛮期待的。还有一个巧合的地方是,他这次选择的赛道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其cto就是熊厂出身。王恺的回答是:“在这个行业为什么创业不是一个问题,不创业才是一个问题,没人想要屈居人下的。”

“不管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为了改变世界创造更大的价值,稍有本事的人都不会没有考虑过创业。”这番话听起来口气不小,他的态度不卑不亢,并不像一般的求职者那样姿态很低。因为今天是个双向面试,林一在评价他够不够格的时候,王恺当然也在考虑林一值不值得投靠。“我同意。”林一顺着他的话说道,“这也是为什么我跟师姐没有留在校园里当三好学生,而是选择冒着巨大的风险继续创业的原因,你对我们有过了解吗?”王恺点点头:“当然,前段时间每团收购随便高调进军外卖算是个热点新闻,最近好像还看到了几篇你个人的专访,当时我就猜你可能会有新的动作。”这个行业里聪明人还是很多的,王恺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没等林一追问就继续说着自己的看法。“今天见面之前我研究过你们过去的产品,随便的技术水平在小公司里面算讲究的,果然我一问就是李教授手下的研究生做的,但我估计每团接手之后还会有很多调整。”每团的创业团队里面负责技术的叫穆荣军,是王星的t大师弟,也是每团的第二大个人股东,持股比例还高过中途才回归的王惠文。巧合的是,这位在被王星忽悠去之前也是熊厂的高级工程师。虽然相信王恺的履历足够,也相信李菲菲教授的眼光,林一还是打算亲自考校一下。“如果随便这个产品的开发当时是由你来负责的话,你能在哪些地方做得更好?”林一没有问能不能更好,拿他跟一群研究生比较就是侮辱人了。果然王恺侃侃而谈,对答了几个来回之后林一就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了,如果让他来评价王恺的水平的话应该是:他没资格评价。码农的技术是有高下之分的,一个真正厉害的程序员,其能力是可以超过一大堆普通的程序员之和的,而且还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这个意思就是认可了王恺的实力,林一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主动问道:“你对我们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王恺点头:“当然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