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第4节(2 / 3)
清朝未入关时,官女子是单纯的宫女而已,只负责搬花锄草、打扫整洁等体力劳动。不能陪侍皇帝的枕席,只负责做自己分内的活计。
清朝入关之后,官女子仍有宫女的意思,但亦能指皇帝的后妃(一类为未正式册封为后妃的宫女,另一类为被贬至官女子的后妃)。
官女子(单指宫女)多是当时没有官职的“包衣”之女充任。在清朝,并没有宫女侍寝後被封为官女子,只有具正式位份的后妃降为官女子,道光帝的曼答应、睦答应就曾降为官女子。
咸丰帝的玫贵妃徐佳氏,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官女子:她早先排在鑫常在之后,封玫常在,后来晋升为玫贵人,咸丰五年五月廿四日降为常在,六月十七日一下子降为徐官女子,分例俱照官女子办理。
皇子府中也有官女子,一些为寻常侍女,另一些为皇子妾室。使女、官女子、格格,这三个称谓,对于阿哥名下的女子都是同一个意思。
清代后宫位分排名(从小到大):官女子、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
注:
康熙惠妃,大阿哥的生母,和纳兰明珠这一脉的叶赫那拉氏没有一点儿关系,她阿玛索尔和只是内务府的一个小官,姓氏是“乌拉纳喇氏”,既不是明珠的妹妹,也不是明珠的堂侄女,和明珠没有半毛钱关系,本文沿着历史上惠妃的身份走。
康熙四妃中,除了荣妃马佳氏外,惠妃(乌拉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三妃是上三旗包衣,包括后来的定妃(万琉哈氏)、敏妃(章佳氏)、成嫔(戴佳氏)等人都是出自包衣旗。
康熙是个极为看重出身的人,前面的十几个皇子,除了幼殇的嫡长子,承祜、以及太子胤礽和十阿哥胤俄出身比较高,是满族权贵之女所出外,其余的皇子公主基本上都是出自包衣嫔妃或者小官之女,对于出身比较好的嫔妃,像元后和平妃、大小钮祜禄氏(继后和温僖贵妃)以及大小佟佳氏这三对姐妹花出身好,进宫就享有妃位的待遇,后续也是给予妃以上的高位,还不用在宫中苦熬;包衣出身或者家室低微的宫妃,奋斗一辈子,妃位也是顶天了,康熙初年还好,有孩子的嫔妃能够册封,到中后期四妃六嫔占满了,那些宫妃譬如敏妃、定嫔都是苦熬多年,还在低位游荡,最后还是靠孩子才有了高位,相比起高寿有后福的定嫔,敏妃就苦多了,享受的是死后哀荣。
因此,本文的设定,康熙出名的还未出场的几个妃子,都是“官女子”,有宫女之名,但是和宫女又不同,包括深受康熙宠爱的宜妃也是宫女的身份,宜妃百科显示:
【康熙十六年(1677年)郭络罗氏以宫女身份入宫,随即得到康熙帝的宠幸,并直接享受了嫔等级的待遇。】
【注释2】
寿康宫:是乾隆元年建成的,是乾隆为自己的母亲钮祜禄氏所建的。
孝惠章皇后,顺治继后,百科上显示名为“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
清史稿记载“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后来孝庄去世后,康熙“二十八年,建宁寿新宫,奉太后居焉”。
因此历史上的孝惠章皇后,宫室是“慈仁宫”和“宁寿宫”。
因为本文宫室的设定,参考的是故宫平面图,因此就私设,孝惠章皇后居住在“寿康宫”了。
【注释3】
清朝礼制的问题,皇帝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地主,所有人都是他的奴才、奴婢。
在本文的设定里,满族大臣自称奴才,汉族大臣自称微臣。后宫里未侍寝的后妃,自称“奴婢”,侍寝后,改口自称“臣妾或妾身”。
女主晴嫣按理来说,如今应该自称“奴婢”才对,但是因为考虑到,有些宝子看文的时候,代入感会强,觉得奴婢看起来不舒服,看的难受,而且女主侍寝的时间确实会晚些,为了让大家看文舒服些,就让女主侍寝前,自称“臣女”了。
这不是bug啊,问就是“女主光环”【狗头保命】!
第四章
皇太后显然保养的不错,一头青丝梳了个简单的小两把头,并在右侧斜插了一根九尾凤钗。圆脸蛋看起来十分可亲的模样,这是典型的心宽体胖的代表。
晴嫣能明显看到皇太后眼中的欣赏,她懂,天下颜狗是一家。
而太皇太后却是在拨弄着手中的佛串,没有露出丝毫情绪。
·
这时外面突然一阵静鞭声音响起,紧跟着就有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来:“皇上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室内除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仍好好在位置上坐着,刚刚站起来的晴嫣又跪下去了。
宫里的规矩大于天,地位低的人,就是不停地得向高位之人跪、跪、跪。
一入宫门深似海,即使不冲着权势去,晴嫣还是希冀着自己以后能封个高位份,起码能减少点儿跪的次数。
晴嫣十二岁那年,趁着康熙十年大选家族里送旁枝的一个姐姐入宫参与选秀的机会,曾跟着额娘和大伯母去过一次坤宁宫,见到了两周岁的承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