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2 / 3)

加入书签

通进士可以比拟的,而这段经历也会加速他们的晋升过程。总而言之,翰林是个品级低,身分高的官职,虽然不是每一个翰林都会进入中枢,但每届殿试的状元几乎都会熬到那么一天。但问题是许清元是女性,目前为止能不能进入翰林院还是两说,可四品官职的空缺却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许清元相信如果不是黄老尚书特意留存,那从四品的官职早被其他人拿下了。黄老尚书看到许清元在犹豫之后,小心试探着问道:“前一位大人竟然没有等待接任者,想必有些缘故。”他稍稍举杯,对面的许清元立刻举起酒杯,矮下一两分恭敬碰杯。回去路上,许长海捻着胡须道:“秘书少监,确是从四品,不过秘书省只掌管经籍图书,少监官职虽高,但很少涉及政事,若求安稳好听,倒是个好去处,为父观你方才情状,是动心了?”“看看再说。”许清元往后一靠,闭上眼睛开始养神,竟根本不想与许长海说明自己心意。许长海皱眉看着自己的女儿,有些心累:“你以为自己翅膀硬了,还差得远呢。”许清元扯扯嘴角,但仍然没有开口说话。三日后,宁晗回京,许长海带着许清元前来迎接,今日女官居多,许长海不好久留,去洗尘宴略坐一会儿就离开了,剩下许清元留在宁府与众位女官们交际。“在昌乐见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非池中之物,如今果然鱼跃龙门,高中状元,也给我们女官大大长了一回脸。”宁晗拉着许清元的手说。邓大人正拿着一柄鱼竿在旁边垂钓,闻言回头笑道:“那是人家自己争气,别说的好像你有多大功劳似的。”许清元接空道:“若非宁大人,我如今可能已经嫁作人妇,自然感激不尽。”“哎,可惜我没有个好学生,不然也能堵堵你这张嘴。”邓大人摇头叹气,大家都笑起来。

众人说笑之时,恰好遇见宁中书从衙门回来,他看见女儿回来自然非常高兴,也不顾自己一把年纪的人,非要跟她们小辈在一块喝酒。宁晗看上去比他爹还稳重些,摇着头吩咐人另开一桌,上几样老人喜欢吃的菜。宁中书与许清远想象中很不一样,他像个老顽童似的,看见女儿又笑又哭,看见邓大人垂钓回头就吩咐下人去拿鱼竿,还要跟邓大人比赛,一点不像是当朝权臣的模样。尤其是他得知许清元的身份后,简直像是……像是见崇拜对象一样,异常激动地拽着她问个没完,最后还要拉着她跟宁晗拜把子,许清元想到自己父亲曾经在人家手下做过下官,怎么好差辈,便一直婉拒,后来还是宁晗好说歹说才把宁中书劝回去休息。邓大人将一尾鱼放进篓中,看着宁中书离去的背影,道:“中书大人倒是一直没变。”宁晗没有说话,但众人分明能从她脸上读出“我倒是希望他变”这个讯息来。虽然今日休沐玩闹一天,但明日她们还要照常上朝,天色暗下来后,众人纷纷告辞,许清元刚要走,邓御史叫住她道:“我那马车有些问题,许状元载我一程吧。”两人坐上马车,邓大人开门见山地问:“昨日早朝,黄老尚书推举你任秘书省少监一职,就是不知道许状元是什么意思。”这邓大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一有苗头就来敲打她,许清元只好再表忠心,说辞与原先保持一致。对方侧头看着她,沉默良久后道:“进翰林院阻力确实太大,或许你还有另外的选择。”许清元心中思忖她话中含义,对方却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道:“除刑部、大理寺外,大齐朝一直缺一个监察法司,你律法学的这样好,不若来我手下,如何?”作者有话说:许清元也不知道邓大人这话究竟是在试探还是真心邀请, 她让自己好好想想再做答复。回家路上,许清元让车夫转了个弯, 去晋晴波现在住的地方看看, 到地方只看见一个仆妇在照顾长冬,长冬上来见礼,说母亲尚未归家, 又嘟囔着说娘亲天天回来的都很晚,她自己很无聊。许清元陪长冬吃了一碗面,然后又掉头去东昌街院子。会试、殿试过后, 这里的人少了许多,除了考中的丁依霜还住在这里, 其他人要么回老家,要么被外派做官, 要么去官宅居住, 许清元近日闷头写书,也没怎么讲课, 这边冷清了许多。听晋晴波说丁依霜被派去工部水部司任主事, 也是忙的整日不见人, 许清元这一趟竟然一个想见的人也没见到。她们均成功改换门第身份入朝为官,许清元却像是被她们甩在身后,似乎已经难以望其项背。在这种时候,黄尚书的诱饵和邓大人的邀请都显得分外难得,她靠在门框边上低着头, 陷入沉思。“老师?”一道稚嫩的女生响起,许清元回神抬头一看, 发现原来说话人是经常来听她课程的焦颐。小姑娘瘦瘦小小的, 怀中抱着几本书, 脸上红扑扑的带着惊喜的神色问:“您怎么有空过来,是要准备讲课吗?”“不是,”许清元摇头,问,“你过来又是做什么?”焦颐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因为书会很久没再开课,所以我来看看。”天边染上深浅不一的红色晚霞,许清元拉着焦颐坐在门槛上,冷不丁问:“你将来想做什么?”焦颐立刻坐正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认真道:“学生想成为像您一样,可以改变现状的文人。”“我?”许清元不以为然,“你是指我讲课的内容吧?其实那些都是借鉴他人的言论而已,况且与其说是我带来了变化,不如说是因为那些理论符合各人的利益,所以他们才欣然接受,这算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