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食全食美 第112节(2 / 2)

加入书签

每半月供应一次料包,自家店里还要用,量已经很大了。

卤料粉包以前是,现在是,并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将是师家餐饮的大杀器,配方必须保密。

而监督磨卤料粉这种事,除了江茴,师雁行谁也信不过。

没有现代化机械流水线,工人势必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如何保密成了重中之重。

师雁行用的还是之前的法子:

几十种香料,每次研磨的数量都不一样,有时桂皮多,有时茴香多,有时又是豆蔻最重。

因她家店里如今做菜、包包子、包饺子、煮烧肉等也都要用到各色大料,时不时再炒个火锅底料、熏个香肠,消耗不一。

这么一干扰,外人也就没办法单纯从数量上推断配比。

磨好的大料粉由江茴监督,分门别类装好,只等师雁行晚上回来,亲自配。

配好的卤料粉完美融合在一处,任谁看都只是深棕色的细颗粒,哪怕大罗神仙来了也别想分出来谁是谁。

现在出的量多了,再用小纸包不现实,于是她就订了好些密封性极好的瓷坛,每坛五斤,装好用以油蜡、油纸、泥巴三层密封,高度防水防潮。

只要不打开,放几个月都没问题。

经过实际验证之后,卤料交接的频率从半月一次降到一月,各加盟商都大大减少了往返奔波之苦,成本和风险也随之降低,很是欢喜。

总结下来,师雁行名下现有师家好味和小作坊两处产业,外加下头四处加盟商,是名副其实的师掌柜了。

不管是师家好味还是小作坊,只要是上工时间,师雁行都坚持让大家穿经典的红配橙工作服,头戴同色头巾,脸上捂着口罩。

可能国人血脉里就流淌着强迫症,众食客见店员们着装整齐,举止有度,都打从心底里觉得舒坦,吃着也放心,闲谈时少不得拿来说一说。

时间一长,这种配色和显眼的“师家好味”花体字招牌俨然成了县城内靓丽的风景线,大家只要瞧见了,就能脱口喊出店名。

就连那四家加盟商,师雁行也在送卤料粉时免费赠送工作服若干,鼓励他们穿戴。

在这个年月,寻常人家新衣难得,这工作服颜色鲜亮,做工也细致,白得的新衣裳,有几人不爱?

于是竟不用师雁行催促,几乎人人都穿。

偶尔有不知情的人见好几个人扎堆穿一样的衣裳,少不得问一嘴,“师家好味”的名声就这么传开了。

没主动打广告,可好像又打了。

就很绝。

现在白天鱼阵去郑家上学,背着小书包,挎着小水壶,提着小点心,分明一个学龄儿童了。

小朋友午饭也在郑家吃,中午还能跟小伙伴小憩片刻,再玩一玩,至下半晌方回,期间江茴不必再分神看孩子,就能放开手工作。

最初不舍的那几日过后,江茴渐渐萌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饱满。

是的,就是饱满!

某日江茴吃着买回来的水蜜桃,撕开薄薄的表皮,看着内部丰盈而饱满的果肉,突然就觉得自己现在像极了这颗桃子。

我成熟了,有了自己的瓤儿,不再似以前那般干瘪。

她开始变得自信,有干劲,期待每一天,好像,好像变得有点像师雁行了。

手底下管着四个人,每日再帮着盘账,看着两处摊子的账目都从自己手下过。

谁要买什么了,她核实、批条子、拨款……

好充实!

她喜欢这样的日子!

江茴觉得有点奇怪,但该死的上瘾,就连柳芬都惊讶地说,看着她好似更年轻了,有点,发光?

憋了几天,江茴忍不住偷偷找师雁行倾诉。

师雁行认真听完就笑起来。

“你的感觉没错,这叫成就感。”

“成就感?”

江茴一怔,默默地将这个新鲜词汇在嘴巴里反复咀嚼。

渐渐地,她好似真的品味到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对,成就感。”师雁行切开一只黄灿灿的香瓜,浓郁的香气瞬间涌了出来。

她取过勺子,刨去瓜瓤,用力从中间挖了一颗果肉圆球吃掉。

唔!

香瓜已经熟透,果肉细腻而绵软,丰沛的果汁顺着舌尖和齿缝奔流,汇聚成一个讯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