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9前夜(1 / 2)

加入书签

“方大人,那位采药人又来了。”

为了尽快得到消息,方鉴跟着皇城司的人进了山驻扎在一处易守难攻的山头。

“快请!”

来人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郎,皮肤黝黑,却无比鲜活,不等方鉴说话,她便问向方鉴:“你就是方临深?”

“是,敢问小友如何称呼?”事关高云衢,方鉴不敢轻忽,哪怕是面对一个未长成的少年人也郑重万分。

“叫我阿澜便是。山上那位大人收到你的东西了,她们让我送信来。”阿澜从草篓里取出了一封信件,拂去了上头的杂草递给了方鉴。

方鉴迟疑地接过信件,封面上确实是高云衢的字迹,但她仍有些不敢信,小心翼翼地捏着信件迟疑地问道:“阿澜小友,我已证明了我们的身份,你有什么东西能证明那位大人与你们是一边的呢?”

阿澜皱眉:“你们这些大人真是麻烦。那位大人说,你若是怀疑,便让我转告你一句话。”

“是什么?”

阿澜不懂她们在打什么哑谜,回忆着高云衢当时似笑非笑的表情,困惑地重复:“她问你,背上还疼吗?”

谢悯与程昭阳也没听懂,唯有方鉴忽觉背后已经愈合的伤口一跳一跳地疼,面上原本挂着的浅笑都僵住了。谢悯与程昭阳对视了一眼,皆知这是她们之间才知的隐秘,对面的身份应也是确定了。

方鉴心头发虚,强自镇定下来,打开了信件。里头是高云衢熟悉的字迹,方鉴松了口气,心头涌起的喜悦压过了一切。太好了,她没事。

她冷静了一会儿方沉下来细细看去,高云衢没有写太多,只说了瓦寨位置重要,背靠矿山,是楚州的武备库,寨中目前正是空虚,问方鉴手头兵力是否能够里应外合拿下山寨,并附上了山寨布局图。

方鉴反复看了几遍,又将书信传给谢悯与程昭阳。谢悯是楚州人,对山林最是熟悉,看完图便喜上眉梢:“这图太清楚了,连暗哨的位置都写明了。若寨中兵力真如信中所说,给我千人便可拿下。”

程昭阳留心道:“就是不知真假,若是请君入瓮那就……”她这般说着,悄悄看了方鉴一眼。

方鉴已经将喜悦之情暂时放下,也道:“说的是……不能不防……”

阿澜耳尖,听见她们的对话有些不开心,便道:“你们这些山外头的人就是想得多,我带你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谢悯思忖片刻道:“我熟悉山路,我跟着她去探探虚实,你们先下山与魏将军商议,日落之前我会与你们汇合。”

“这般甚好。”

谢悯是穿山入林的行家,哪怕几年不曾进山,却也不见生疏,仍能跟牢阿澜的脚步。阿澜有些惊讶,她是采药人,走的都是最险的山道,谢悯竟也能跟上。

“你好厉害。”阿澜奇道。

久远的旧事忽地又在谢悯面前展开,她抿着唇笑着道:“我也是自小长在山里的楚州儿女呀,更何况我曾经为了一些事几乎吃住都在山里,如同野人一般,足有一年。”

“什么事能让你这般?”

“为了找一个人。”

“找到了吗?”

“自然没有。十万大山呀,数不清有多少个山头,我日夜不停地找,却也不敢说自己翻遍了每一处。”

阿澜咋舌,她还年少,无法体会谢悯的心情,但却由衷地为她的勇气折服。

“我与你说了我的故事,你不与我说说你的吗?”阿澜天真单纯,谢悯却不是,她曾在雍州军掌情报,最擅长的便是套话。

“我?说什么呢?”

“你的家?你的父母?”

“我住在瓦寨,但我没有家。”阿澜说起来有些低落,“我阿爹有太多的孩子,他不想要我。”

“你阿娘呢?”

“死了。我八岁的时候,为了生下阿弟。”阿澜气鼓鼓地,“阿爹嫌我吃的多,想把我丢到山里扔掉,但我聪明,跟着他的脚印回来了,他却不让我进家门。”

“后来呢?”

“后来是夫人做主,让我给师傅当徒弟,我师傅是很厉害的采药人,我跟着她,也采药。”

“夫人?”

“寨主夫人。她是很好的人,跟寨主不一样。她救了好多人,像我一样被家人抛弃的娃娃,被男人打骂的女人,没有儿女没有依靠的寡妇,被拐上山寻死觅活的小娘子……她们都像我一样,最喜欢夫人。”

“那夫人很厉害呀。”谢悯的耳朵悄悄动了动。

阿澜摇头道:“不是的,夫人出不了山寨,这么多年,她一步也没有走出来过,寨主不许她出来。寨主不在的时候我就会去跟她说话,讲讲外头的事,她喜欢听,我就都给她讲,讲山讲水讲树讲花,讲鸟兽和虫鸣,偶尔也进城,回来给她讲讲城里的事。”

“那阿澜也很厉害。”

“那是。”阿澜笑得眯起眼睛,但没一会儿又不笑了,“但我知道夫人想出来,虽然她总是笑,但我就是能感觉到,她听我讲外头的事情的时候,笑得真的好难过……”

“……是夫人让你来的吗?”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