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248(3 / 4)

加入书签

,呼啸的寒风幽咽着穿堂而过,愈发令这肃穆巍峨的忌神宫人心惶惶,小半个时辰后,李敖集齐六部重臣与一众宗室皇亲,在偏殿商议善后之策。

他语重心长道:“此事也不瞒诸位,郑氏欲反和陛下身份作假,乃是云阳县主与谢大人在几日前发现,彼时他二人惊骇难当,又怕打草惊蛇令郑氏和姜承安狗急跳墙,这才找到了本王与裴侯,起初我二人不敢相信,可证据确凿,叫人不得不信,商议后,我们一致决定,在郑氏起事之时,掌握先机,暗中埋伏,方才能将动荡降至最低。彼时楚统领之妻女被郑氏绑走,正受其威胁,谢大人发现之后,定了将计就计之策,而后,云阳县主怕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诸位臣工不信,这才又想到了隔室传声之机关。”

说至此,李敖看了一眼淑妃与李琰,叹道:“此等皇室秘闻,确是滑天下之大稽,如今真相浮出,便到了拨乱反正之时,郑氏谋反,其罪当诛,至于姜承安与德妃几人如何处置,还要请诸位拿个主意,此外,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陛下的血脉也只剩下三殿下,按本王之意,即日起奉三殿下为储君,问政临朝,稳住国本。”

在偏殿众人,皆已从震骇中回神,郑氏谋反,李琨本就难以活命,而李玥身份不正,也只剩下李琰一个选择,再加上此事乃是李敖与裴正清主导,在场老臣何等精明,自然明白大周已至改天换日之时,但唯独如何处置姜承安与德妃几个,叫人犯难。

这时,淮阳郡王李宣道:“三殿下这些年颇受冷待,如此境遇下,仍勤谨进学从无错处,足见其德行无状,深受教诲,实有贤主之资,本王愿奉殿下为储,但姜承安,他乃先帝血脉,又稳坐帝位多年,若要将其定罪,再公然行刑,只怕会贻笑天下,令皇室成为笑柄,而德妃不知内情,李玥与李韵也是无辜,本王也实在不知如何处置——”

李敖目光一转,看向了站在旁侧的崔曜与崔慕之父子,“长清侯如何看?”

崔曜三魂已去七魄,苦涩道:“无论是德妃,还是本侯,自始至终不知旧事,这一点,相信云阳县主和谢大人探查之时,已经查明了……”

崔曜说着看向谢星阑,见谢星阑并无异议,又看向扶着秦璋的秦缨,见秦缨也未驳斥,才继续道:“如今这般局面,本侯哪敢有何决断?但求饶了我妹妹性命,饶了那一双儿女性命,太后与姜承安做下的恶行总与她们无关。”

说至此,崔曜看了一眼同样面色惨白的崔慕之,深吸口气道:“姜承安中毒已深,不知还有几日活头,从前本侯只知忠君爱国,如今也是一样,本侯与崔氏、与龙武军,亦愿奉三殿下为储,忠诚无二,当然,事到如今,本侯也不敢奢求什么,若三殿下不信本侯,那本侯愿以龙武军军权与崔氏爵位替玉容她们求一线生机——”

崔慕之闻言一怔,“父亲——”

崔曜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得多言,崔慕之迟疑片刻,到底忍了下来。

李玥虽身份不正,可他也是皇室血脉,崔曜既想保住德妃三人,那谁能放心让他手握龙武军大权?若崔氏其心不死,转首替李玥叫屈,凭龙武军谋反,岂非放虎归山?

崔曜久居高位,自能想到旁人会如何怀疑,因此才有这主动交权的以退为进之法。

李敖看向裴正清,裴正清沉吟一瞬,忽然看向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李琰,“殿下,你怎么想?”

他这般一问,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琰身上,从前这位三殿下默默无闻,但如今一朝兵变,他竟成了即将掌权之人,莫说其他人,便是李琰自己也从不敢想。

李琰的神色仍是沉重,虽不显威势,可众人瞩目下,他倒也不慌。

他略一沉吟,抿唇道:“如今罪在郑氏,罪在太后与姜承安,非崔氏,非德妃,以社稷为重,也不当赶尽杀绝,待将太后与姜承安的罪过昭告天下之后,谁都知道德妃与李玥兄妹身份不正,因此,她们自不能留在宫里了,依我看,不若按照前朝宗室罪眷处之,莫伤她们性命。”

李琰说完,先看向裴淑妃,淑妃微微颔首,显然也未存赶尽杀绝之心。

李敖点了点头,“好,殿下有仁心,正是贤主之德,倘若姜承安当年诞生在宫中,那如今至少也是郡王之尊,按照先朝的规矩,未受株连的宗室罪眷,则多拘于珈蓝寺苦修,终身不得踏出寺门一步,当然,也要看德妃与李玥兄妹愿不愿意。”

崔曜立刻道:“她们自然愿意!”

李敖顿了顿,又看向谢星阑与秦缨父女,“秦侯、县主,还有谢大人如何想?如今一切罪责已通晓朝野,但被谋害的是你们至亲,还要听听你们的主意。”

至此一步,秦缨看向秦璋,谢星阑略一思忖,也道:“晚辈听秦侯之意。”

秦璋看了眼谢星阑,又拍了拍秦缨手背,唏嘘道:“这些年我满以为难给阿瑶雪冤,实未想到还有今日,郑氏谋反其一,谋害阿瑶与珂儿其二,只需将凶手之罪昭与天下,数罪并罚,让阿瑶和珂儿九泉之下安息,我便别无所求了。”

谢星阑颔首,“我亦如此想,当年谋害谢氏满门的,姜承安为主犯,定北侯杜巍为从犯,要令他认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