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10(1 / 4)
褚裒渡江以前就有简贵之名,与京兆杜乂并称,家世、人品都属一流,他的堂兄褚翜同为当世名士,如今官拜侍中,母亲又是庾氏女。王、庾两家的权势之争至少还要持续十年,虽然谢尚已经决定要走王家这条路出仕,但两面下注是世家惯用手法,连王家自己都安排子弟在庾氏手下做佐官,没有人觉得有问题。
另有一则逸闻,说褚裒年方总角,庾亮带他去向郭璞问卦,卦成以后郭璞十分惊骇,告诉庾亮卦象里说这个少年不是人臣之相,不过要等到二十年后,他的话才会应验。
当然,问卜之事虚无缥缈,谢尚也不是很在意,但褚裒各方面条件极为出众是不争事实。以谢家如今的地位,想嫁女给褚裒本属高攀,只是褚裒先后娶的两任妻子荀氏、卞氏都早卒,让部分人家有些顾忌他克妻。
谢尚征求姐姐真石的意见,两人都觉得如此人物错过难得,东晋丧乱多,世家子女又往往身心脆弱,早卒不值得奇怪,于是谢尚在建康亲自上门与对方交谈,双方留下很好的观感,事情算定了一半。
“婚书尚未交换,我没向其他任何人提过。王琳琅是……?”
婚宦为世家头等大事,因此谢真石虽然微微脸红,却没有责怪弟弟在众人前说起,而是如实作答。
“便是阿姊认识的那位,我与王允之刚到御亭,王允之问她可知褚郎消息,她查都未查,张口便答,我还以为是阿姊跟她提过,有做事先留意。”
谢真石想了想,摇头否认:“坚石不知道,这点小事对她不算什么,她本就是过目不忘的,又好像很喜欢收集消息,刚到郡几个月,对郡内的世家谱系就了如指掌。褚家有人在朝中任侍中,她有所耳闻也不奇怪。”
侍中这个职位,即是诸葛亮所谓“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的宫中官之首,两晋之际,侍中名额设有数人,即使司马氏衰微,权归相府,侍中地位依然重要,王导、桓温总摄朝政之时都兼领侍中之职。
谢奕旁听两人说话,有点一头雾水:“王家除了王府君一家还有子弟在东郡吗?听仁祖的语气似很欣赏,却不曾耳闻他的名声,可是年岁尚小,未在郡里走动?”
谢尚心中微叹,虽然他和阿姊没有明言,但仅从阿姊一个闺中女子却比他更了解对方,就不难推断对方的身份,不过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叔父家的长子次子才能平庸,于是笑了一下,准备出言解释,忽然发现谢奕身边坐着的谢安双手扶着膝盖,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听得十分入神。他心中一动,黑眸转向谢安:“阿安可知我与阿姊说的是谁?”
“我想,应当是王府君的小女,王允之的妹妹。”
受他发问,谢安眨了眨眼睛,语速慢悠悠的:“姊姊认识,弟弟却不了解,所以是女郎。弟弟知道她的表字,姊姊却不知道,所以是刚刚及笄或有必要见外客。两相叠加起来,可以知道她的身份。”
谢尚暗暗点头,他听说叔父谢裒曾请桓彝为几个孩子相面,桓彝唯独看好谢安,认为“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现在看来桓彝善相士之名不虚,叔父家几个子弟里确实属谢安最为优秀。
他算明白阮籍去王浑家,为何不搭理王浑,反而更愿意和王浑之子王戎说话,哪怕对方比他小二十岁又还在稚龄,人和人的差距确实与年龄无关。
和无奕说话,真不如和阿安说话。
作者有话说:
前天朋友说为什么你类型是言情但都5w字了男主还没出场,我认真反省。
设定上谢安比王琅小三岁,是年下没有错。
芝兰玉树(二)
“如此说来,坚石在御亭亲眼见到她了,有何感想?”
不希望叔父家人妄议自己这位朋友,谢真石主动接过话头,将问题抛给弟弟,引导谈论走向。
谢尚下意识抚向腰侧,本来放在那里的羌笛洗沐前已被他擦拭放好,此时伸手自然摸了个空。他心中微怅,想起翻院墙经历又不由表情古怪,终于在姐姐怀疑的目光中收敛如常,正色道:“阿姊昔日所言不错,我亦从未见过此等人。方今多事之秋,此人正如锥处囊中,要不了多久,声名便将天下皆知。”
过去谢真石拿她的事逗他,现在轮到他向姐姐卖关子,故意不说声名何来,而将话题引回谢真石自己身上,斜睨她道:“阿姊真沉得住气,还有闲心问王家事,何不先关心自家事?”
谢真石挑起半边眉毛:“正要问坚石呢。”她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一纸信笺,递给谢尚,“坚石离家后七日,徐州就送信过来,又说你若不在,给我看也是一样,我便拆开看了。”
谢尚奇道:“怎会这般巧?”
忙展信看去,只见里面都是些寻常话语,先为失约不能来访致歉,最后向他家人致以关切问候之语。以褚裒含蓄内敛的性格,这般来信就是心意不变,一切如旧约履行的意思。谢尚心全放下,也明白了姐姐为什么毫不着急,唯一的问题是信为何恰在他离家后没多久送到。
“我算了算时日,如果坚石到御亭以后就送信使去徐州,信使再从徐州收信送至家中,差不多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