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12(2 / 4)
,曾经公开在世人面前说王允之和自己很像。
王允之是个比较深居简出的人,不参加时人间流行的清淡聚会,也不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就连同时代的人对他都不甚了解。好在这里给出了一条线索是王敦觉得他像自己。
虽然王允之相关的记录很少,但王敦留下的记录却很多,可以参考他来描绘少年时代的王允之。
王敦年少时就天下知名,后来举兵谋反,未成功便于途中病逝,关于他的记载里有很多不合情理的部分,可能是出于对叛臣的刻意丑化,采信价值不高,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偏向正面的部分。
根据《晋书》记载,王敦眉目舒朗,性格简脱,有鉴裁,并通《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就是《左传》,记录先秦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对于用兵作战的刻画尤其详实,是研究先秦时代作战方式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清淡务虚的世家子弟中,王敦是少有的对军事存在兴趣并加以研究的类型。王允之极有可能拥有同样的兴趣,因此才能在苏峻之乱中以弱冠之龄第一次领兵就屡屡获胜。
王敦喜欢音乐,曾经当众表演击鼓,神情自得,旁若无人。
王允之没有擅长乐器的记录,但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里有擅长音乐的谢尚,他的妹妹王琅也喜欢音乐,所以音乐可能是他和妹妹王琅、从伯王敦共同的兴趣爱好,是王敦觉得他和他相似的原因之一。
上一段记载中除了音乐,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他“神情自得,旁若无人”,这一特点和他相关的事迹中反复出现。
比如王敦去石崇家做客,石崇准备了十几名美貌婢女为客人更衣侍奉,很多客人都为在众婢面前脱衣感到害羞,但王敦一直神情自若,没有任何不自在的反应。
王恺因为艺伎吹笛吹错音而将艺伎杀害,在座众人都为此失色,唯独王敦好像没看见一样镇定。
换句话说,王敦是一个不太受外人影响,能够自己取得心灵舒适的人。
这或许可以解释王允之对王琅完全不受世俗成见影响的重视与信任。
御亭一战王琅还没有及笄,也就是未满十五岁(虚岁),而且还是时人认为应该远离军事的女性。但王允之对她的领兵行为不仅全盘支持,而且表现得非常乐观,让当时跟他同行到御亭的谢尚感到“匪夷所思”。
几年之后,兄妹二人分别担任方镇长官,王允之的做法与御亭没有本质区别——他对妹妹王琅的政策全盘接收,继承实行,让时人觉得非常奇异,并与西汉早期曹参不加改变完全继承萧何为政,萧规曹随一事并提。
同时代人编纂的《语林》中对这件事留下了这样一则记载:
“王允之刺州郡,妹琅之政一应承之,时人谓之萧规曹随。客有籍此挑拨者,王冷目视之良久,曰:「卿辈效妇人长舌,累吾妹行事胜丈夫,复有何面目言此?况古贤有言,善政但继之即可。我家阿琅为政无毫发爽,政考累年第一,何改为?」客惭而退。”
译文对照如下:
王允之担任江州刺史,对于妹妹王琅的政策全部继承,时人认为是萧规曹随。有人拿这件事到王允之面前挑拨兄妹关系,王允之冷眼看了他很久,说:“你们这些人不承担男人的责任,反而模仿妇人说三道四,连累我妹妹比男子还要辛苦,又有什么脸面说这些话呢?况且古代的贤人曾经说过,好的政策只要继承就可以了。我家阿琅治理州郡没出过半点差错,考评每年都是第一,为什么要更改?”客人惭愧地退下了。
现代人读这段话容易不理解客人挑拨的内容,唐人对此解释的很清楚,萧规曹随意味着曹参不如萧何,根据古人的尊卑观念,王允之既是男子,又是兄长,地位各方面高于妹妹,说他继承王琅的政策是萧规曹随,意思就是说他不如他的妹妹。
但王允之不觉得有问题。
他不仅不觉得有问题,还特别的理所当然,认为“我妹妹就是天下第一,有问题的是你们这些人”。
就算以晋人的开明风气,他这种观点依然十分离奇,是他内心自有一套判断体系,不受世俗影响的表现。
以上可以统一归结为他天性特质的影响。
下一步要讨论的是后天事件对他的影响。
(二)
在王允之的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毫无疑问是王敦之乱。
王敦这个人的性格上文已经说过,与王允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他与王允之有个很大的区别是他对亲情非常淡漠,而王允之对家人感情很深。
王允之自己受王敦重视,父亲王舒更是早在年轻时就得王敦赏识,至王敦死,王敦依然极赞赏他。可以认为他这一支是王家里除了王敦的亲兄长王含之外,离王敦关系最近的一支。
然而在王敦之乱中,无论王舒还是王允之都抽身极早,远在王敦第一次举兵前就脱离旋涡。因此后来平定王敦之乱,评定赏罚时,王舒这一支虽然失去皇室信任,但被封赏功劳。
为什么父子两人这么早就开始和王敦疏远?
一个可能性很大的原因是王敦杀害王氏族人,在家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