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2章 没惊喜了(1 / 2)
罗子凌在欧洲闹出动静,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
毕竟,欧洲与国内有时差,而且,欧洲发生的消息,不可能被国内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及时报道。
时空的距离,还是能阻隔不少东西的。
罗子凌在欧洲,见了这么多重量级的掌权者,很多人都不知道。
因此,罗子凌在欧洲取得的成就,在国内的影响力肯定打了折扣。
但要是这些人先后到华夏访问,访问的时候都去找罗子凌,那肯定会有轰动效应。
毕竟,在国内很多人心里,外国人还是地位更高的。
这么多洋大人找罗子凌,那从上到下都会震惊,罗子凌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力也会更高。
在很多人眼里,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人,肯定是落魄者。
访客络绎不绝,那肯定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罗子凌想让这些外国政要到华夏给她助威,丹曼第一时间瞧破了他的心思。
罗子凌并没理会丹曼那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和几位德意志人说了传统中医药的一些简明扼要的理念,再把自己以前的一些成绩也吹嘘了一下,然后很认真地告诉在座的这些人,他正率领一个团队克难攻艰,准备攻克现代医学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医学难题。
其中一个就是癌症的治疗。
听了林岚的翻译后,几位德意志官员都吃了一惊。
罗子凌居然准备攻克癌症的治疗难关——这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不是罗子凌在欧洲闹出了这么多的动静,创造了不少奇迹,他们也亲自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那他们肯定会把罗子凌归到那种说大话吹牛的人行列中去。
“希望能早日看到罗先生攻克这个难关!”现在他们只能给予罗子凌这样的祝愿。
他们相信,罗子凌有可能成功,毕竟他创造了不少奇迹。
再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柏林之行,一切都很简单。
李安华已经把大部分工作做好了,因此罗子凌过来,再谈了几个小问题后,就可以签署正式协议了。也就在罗子凌抵达柏林的第二天下午,在双方外事及卫生部门官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正式协议。
“恭喜你!”在罗子凌签下自己的大名后,与对方官员交换协议文本的时候,那名德方官员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向罗子凌道贺,“罗,你用自己的魅力和技术征服了欧洲,你是一代神医。不,还有你的祖父,你们都是神医!”
罗子凌真诚地道了谢,“希望华夏传统中医药能给欧洲人,给全世界都带去福祉,造福全人类。”
对于罗子凌来说,访问欧洲所取得的这第三个成就,已经没太大的感触。
甚至,在结束伦敦之行的时候,他生出这样的想法:欧洲人拒绝传统中医药,那他们就失去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如果现代医学不能挽救他们的性命,那他们很可能因为拒绝中医而过早死去。
这是他们自寻死路,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他们的健康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跑这边来,劝他们接受传统中医药呢?“其实,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不需要全世界推销。创造出了很多奇迹,接触过的每个人都觉得他神奇,那其他那些不相信中医药的人,依然会慢慢接受。”
好的东西,大家怎么会拒绝?
欧洲人之所以拒绝传统中医药,原因不外乎从事传统中医药的人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传统中医药没有与时俱进发展,大家都躺在古人的研究成果中坐享其成不思进取,把几百几千年前写的著作当成经典,连其中那些明显错误的东西都不加以甄别,更不要说完善。提供中药原材料的药农,为了眼前利益不计后果,急功近利贪得无厌,农药、激素、催发剂全都用上了。违背了生长周期的中草药,药效大打折扣,甚至还因为农药残留过多,激素原因导致药效大幅度下降。中医和中药,在几层因素的作用下,被很多人当成了伪科学的东西,在很多程度上是自己作死的原因。
打铁还需自身硬,罗子凌觉得,与其跑到国外卖艺一样吆喝,还不如回去老老实实地推动改革。
革除陈苛,改善中药材原料的质量,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的研究、积极出成果,只要能做到这几天,罗子凌觉得,中医药的又一个春天就会到来。
他很欣喜地看到,自己手下聚集了那么多优秀的中医药方面的专家。
只要利用好这些传统医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相信自己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罗子凌已经让董晓婉在写一份传统医药改革的建议书,回国后,他准备趁自己大发异彩之际,把建议书交上去。
当然,他要在自己的微博及其他几个社交平台上发布这消息,给那些决策者以一点压力。
在协议签署后的发言中,罗子凌非常坦诚地把中医药存在的问题,及他对此的认识,改革的对策等情况通过媒体告诉了全世界。他告诉大家,他和他的同伴不会回避传统医药存在的问题,但他们完全有信心,将这一切完全改变,最终将传统中医药带到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