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

≈lt;center≈gt; ≈lt;fon lor=red≈gt;≈lt;/center≈gt;

刘诚志也不勉强,便与那姑娘说起话来。

说话间得知,这女子姓于名桂兰,本是沧州人,十岁左右家乡遇水灾,父母故去,只剩下她与爷爷相依为命。她父亲原是村中私塾的先生,教乡里孩子读书以糊口养家,所以她自幼也学了些东西,会识字读书。

生活困苦,十二岁,便与爷爷背井离乡,出外卖唱、讨饭过活,稍大之后,她便立志只卖唱,不再行乞。十六岁祖孙二人闻知明国富足,便逃至金陵。由于她的嗓子好,长得又清秀,很快在金陵府一带小有名气。但她只在几家信誉好的酒肆、茶楼卖唱糊口,从不到人家中去唱。有不少有钱人同情

这一老一少人穷志不短,也愿意让他们搭台子卖唱。

而前几天,与刘诚志“撞”上之后,爷爷年迈体弱,竟一病不起,生活拮据,姑娘便只好一人出来卖唱了,不想在此,又遇上了刘诚志。

刘诚志当下让于桂兰引路,带医工去为其爷爷治病,而由此,于桂兰便一腔柔情系于刘诚志的身上。

本应是郎情妾意、如胶似漆的快乐日子,却不想,有一天,于桂兰突然失踪了。

刘诚志发疯似的寻找,几乎寻遍了整个金陵府,却无于桂兰的丝毫消息。

就在刘诚志绝望之时,于桂兰的“爷爷”为刘诚志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去求见于桂兰的生父。

刘诚志愕然,这于桂兰当初明明告诉他,其父母皆已亡故,这哪来的生父?

刘诚志却不知道,这于桂兰除了名字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这个所谓的“爷爷”也仅是耶律都沙的家奴。

耶律都沙是耶律璟派来明国专司策反、破坏、暗杀等的辽国细作头领。

当时,耶律璟派遣耶律朔古率六万大军南下增援两路辽军的同时,也采纳了于越耶律德里的建议。那就是派细作入明、周二国进行策反。经过两年的网罗和策反,耶律都沙发现明国官场远非周国所能比,特别是这场金陵叛乱之后,耶律都沙竟找不到自己下手的机会。

而这时。刘诚志这个幸运的吏部官员进入了耶律都沙的视野,选择刘诚志是耶律都沙经过反复考虑的结果,刘诚志出身名门,刘氏家族虽然从刘仁赡阵亡之后,没有相应的重量级人物,但刘氏家族的根脉依然无损,特别人刘诚志的两个唐兄弟,也就是刘仁赡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御林军校尉,一个是军器少监。而且族中子弟有不少遍布明国各州县为官,这样的关系网,只要打通一个关节,就能将整个刘氏家族纳入自己的操纵之中。

而没有选择仁规、崇谏兄弟下手,是因为刘仁规继承其父亲方正不阿的性格。又身负御林军校尉之职,要想从他身上打开缺口,难度极大;而刘崇谏却是风流倜傥,整日烟花柳巷之辈,心无大志,缺少号召刘氏族人的威望,所以。耶律都沙选择了刘诚志做为策反的第一目标。

而策反的工具,于桂兰,这个白捡的便宜女儿,只是耶律都沙当年在沧州抢来的一个当地汉人女子所生,那女子是当地一于姓人家的姑娘,当时在街上游玩。而被耶律都沙掳去,耶律都沙玩腻之后,倒也没有杀她,只是将她放了回去,这么多年来。耶律都沙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女儿。

直到于桂兰母亲去世前书信告知,这时,于桂兰已经十八岁。耶律都沙本无意认这个亲,却正好遇上皇帝令他领导明国细作之事,于是,耶律都沙就认下了这个便宜女儿,并带到了明国金陵。

将刘诚志定为目标之后,于桂兰就成了耶律都沙策反刘诚志的工具,经过数月的准备,耶律都沙身边的家奴,就这样成了于桂兰的“爷爷”。

刘诚志满怀着困惑,按照于桂兰“爷爷”的指点,第一次来到这座小院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刘诚志此生的悲剧。

于桂兰确实在这小院中,也没有受什么罪,但让刘诚志震惊的是,耶律都沙的存在,明、辽正在进行着惨烈的战争,而此时一个辽人在明国金陵,所为何事,刘诚志心中瞬间明白。而于桂兰的出现和承认耶律都沙是其生父的事实,更是让刘诚志的心跌落到了万丈深渊。

刘诚志知道,除非自己可以舍弃于桂兰,否则自己自此将走入地狱,万世不复。

但自己又如何能舍弃于桂兰?

当耶律都沙得意地微笑着,令刘诚志利用曾经是金陵学府学子的身份煽动学子围攻驿馆的时候,刘诚志宁愿此时自己已经死了,但刘诚志终究还是割舍不下对于桂兰的爱。

“无论她是汉人,还是契丹人,我都爱她,纵然这份爱会令我粉身碎骨。”刘诚志在见到于桂兰还活着的那一刻,就发誓一定要带她离开这个小院。

刘诚志如行尸走肉般地按照耶律都沙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将学子、百姓引入预谋的陷阱,而使得学子二死一伤,周国使者张昭被杀。

也使得明、周两国同盟面临破裂的边缘。

刘诚志作完这些事,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