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9页(1 / 2)

加入书签

那该不会是!

男人心里一阵恶心,手一松从墙头掉了下来。

“怎么了头儿?”

“……你上去看看。”

那汉子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上去看了,很快也下来,嘴角下撇,挤着眼睛,五官都扭在一起,说道:“真晦气,他是不是在吃屎?”

见他得出同样的判断,男人深吸一口气:“……看来是真疯了,你去给宫里传信吧,如实交代。”

第186章 皇子的愿望

锦衣卫送来的消息分为两份,很快抵达了武英殿和文华殿。

袁凯发疯的事在官场上曾引起过一阵讨论,但很快便没人注意了,毕竟一个疯子带不来什么利益,人走了,茶也就凉了,这是残酷不变的道理,时间可以抹平大部分的妄想。

还有另一个原因加速了大家漠不关心的态度,那就是朱元璋的暧昧表现,先前他対于不喜欢的人,向来是如冬风般冷冽,什么时候竟也用起软刀子割肉了,猜不透其中的本意,便没有人敢不长眼睛横插一脚。

所以纵然京城里藏不住新鲜事,这发疯的最新证据,倒只有宫里知道。

收到消息的时候,朱标还未越过春和殿的门槛,他站在门边,拿着魏忠德递上来的文书,静静端详了片刻,背着手继续向院中走去,单从表情上看不出喜怒。

魏忠德跟在后面,低声道:“主子,这东西他们也往武英殿送了一份,是一起来的。”

“知道了。”朱标淡淡道,“二皇子他们来了,你先去给他们上茶水。”

“是。”

朱樉他们来得很早,此时正呆在屋里,挥退了太监宫女,一边围在炭盆边烤着火,一边嘀嘀咕咕说着悄悄话。

算算岁数,年纪最大的朱樉已经快十二岁了。沐英八岁被朱元璋收养,恰好也是十二那年上的战场,宫里的皇子虽娇贵一些,也是被老朱同志打到大的,抗压能力不算差,非要计较,扔到行伍中去倒也不是特别难理解的事。

朱樉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你们还记得奉天殿第一次朝会的那天吗。”他说道。

朱棡严肃地点点头,朱棣也侧目看过来。

“那一天我们就谈过这个问题了。”朱樉道,“我们绝不要一辈子做庸庸碌碌的亲王。”

“啊?”朱棡一惊,“我可没这么说。二哥,我很满意我的位置,能当个亲王就不错了。你想干什么你自己去干,我的心是向着大哥的,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那么真。”

朱樉这才发现刚才的话有歧义,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混吃等死,一辈子困在京城里,我们要有一些事做。”

“这个我同意。”朱棡道,“我就说嘛,哥你真有什么想法,也不该対着我们说啊。”

“我呸。”朱樉有点后怕,“你就以你的小人之心,度我的君子之腹吧。说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晚上也対着太阳吗,我看你才不怀好意。”

“哎——你这就纯属较真了。”朱棡道,“四弟,你快说说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在权力漩涡中心的皇子们,逐渐变成了政治生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脑子里没有了亲情和自我,只是代表着他们想的越来越多,避讳的也越来越多而已。

寻常百姓家抱怨父亲和大哥的话,在他们这里是万万不能说的,即使是些微的提及,也可能被拿来大做文章。

因为在作为父亲和大哥之前,朱元璋和朱标首先是大明的皇帝和太子,而他们首先也不是儿子和弟弟,是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

朱棣早就和朱静镜误入过酆都,知道朱标背后都有些什么,更清楚他无可撼动的地位和性格,使其不会在乎区区几句话的冒犯,故而此时只是笑了笑,一个字都没说。

见朱棣没有帮自己说话的意思,朱樉扭回头来,继续道:“总之我们按说好的来,不成也没有下次机会了。”

这句话看似是破罐子破摔的言论,里面的辛酸又怎么能向外人道之。

几个人沉默下来,各自在心中温习商量好的言词,只等朱标从外面回来。

终于,有脚步声渐渐接近了。

朱棣知道这是太子刻意踩出来的声音,为的是通知他们人自己来了,于是倏地从椅子上坐直,咳嗽几下,道:“二哥,你的课业完成的怎么样了?后天要收了。”

“写不完。”朱樉会意,做出一副沮丧的样子,唉声叹气,“根本写不完。”

脚步声在门口停下了。

这次朱樉和朱棡也注意到了,表演得更加卖力。

朱棡道:“二哥,是不是课上开小差了,所以什么都不会。”

“谁说我不会,不是这个原因。”

朱棣入场了:“莫非是生病了,这几日冬寒,你可得注意保暖。”

“也不是病了,是我心里有事。”朱樉叹了好大的一口气,“这件事让我白天想,晚上念,没心思吃饭,也没心思睡觉,更别说那些课业了,我等着挨骂便是,反正做不好的。”

“别啊!”朱棡嚎了一声,“二哥,你说出来,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