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2 / 2)

加入书签

一整夜也只绣成这样。隔日便匆匆去了宁川,这帕子也落在京城了。”她顿了顿,望进他的眼里,“回京这些时日,我想明白了。宁川的种种,终归是要放下的。若你不嫌弃这蹩脚的绣工……我想把它绣完。”

她睫梢一颤,又低下头去,“你说你什么都不要,那我许你这块帕子的承诺,你要吗?”

魏知砚愣怔地听薛南星说完,片刻,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俯下脸,“要。”

他想,这丝光亮无论真假,他都要。

魏知砚送薛南星回到薛府时,戌时的更鼓早已响过。薛南星坦言是瞒着二婶

偷溜出来的,执意要从后院翻墙而入。见识过她今晚矫健的身手,魏知砚便也由着她了。

月色如水,他站在高墙外,笑意清浅地抬目望去,那道纤细的身影利落地翻上墙头,探出一截皓白的手腕,朝他挥了挥,转眼便沉在暮色里。

魏知砚眸中笑意也跟着沉了下去。

他在幽暗的后巷独自站了一阵,直到确认院内再无动静,方才转身,然而甫一行至薛府正门,脚步忽地顿住。

陆乘渊离京不过半月,大理寺的案牍已堆积如山。

这些几乎全是他离京前部署下属去查的各地换粮案线索。虽说这些案子都与龙门县一案相似,皆没有直接证据指向魏明德,但细究之下,近几年的几桩案子竟都有一个共同点——被调包的粮食最终都辗转流向了西南边陲。

如今宁南国突然犯境,魏明德已然按捺不住,越是按捺不住,越容易露出马脚,而这正是最好的突破口。只要详查西南督军的军粮调度,必能寻得蛛丝马迹。

他迅速整理好线索,快马入宫,却在御书房得到了景瑄帝头也不抬的一句:“你太心急了。”

“心急?”陆乘渊不解,“如今西南督军已开赴宁南,若他们借平叛之名暗调私兵入京,那一切都晚了。”

景瑄帝朱笔未停,依旧未抬眼,“证据呢?”

陆乘渊道:“可是您明知道魏明德包藏祸心,难道要因为一句没有证据而放任不管吗?”

“啪!”朱笔重重掷于案上,“魏家现在动不得。”

“为何?”陆乘渊猛地抬头,眸中写满的失望转而灼烧为怒火,每个字都像是从齿间碾碎而出,“是因为……您怕了吗?”

“放肆!”景瑄帝终于抬眼,眸中渗出的尽是杀伐之意,“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天子震怒,惊得满殿侍卫内侍齐齐跪下。

陆乘渊双手紧握成拳,心中怒意一压再压化作眸中一闪而逝的暗沉色,终是直直跪下,跪伏下身,“臣……知罪。”

景瑄帝看着地上的人,长久的静默后,声音忽然染上疲惫,“起来吧。”

他负手走到陆乘渊身边,“你可知,朕为何独予你重权?”

“臣愚钝。”

“是因你能力卓绝?杀伐决断?”景瑄帝缓缓摇头,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温和,“都不是。你自幼天资过人,七岁便能与太傅论策,十岁就在御前说要为朕平定四方。后来你确实做到了,五年戎马,战功赫赫。可那五年,你在边关每封捷报里,都藏着求死之心,朕岂会不知?”

“所以你回京后,朕偏要你执掌大理寺,要予你协理六部的重权,让你看尽朝堂朝堂倾轧,看清天下海晏河清下的黑暗,阅遍昭昭天明下的冤屈。想让你能从中找到一丝,哪怕一丝要活着的理由。不是为朕,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他转头看向陆乘渊,“朕知道你心里清楚,所以才带着痛苦活了这十年。难道要在曙光将至时,让所有隐忍付诸东流?”

陆乘渊眸中闪过一丝惘然。

然而这惘然却很快消散,化作眸中清浅的笑,像是踏遍尸山血海后归来见到湖光山色,见到他的日月星光。

他平静地道:“我没那么伟大,也不似舅舅心怀天下,让我活着的唯一一个理由只是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