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2 / 3)

加入书签

答应给蛊王送去一截不死木的,大师兄就把玉石送到了南蛮去,蛊王没要,说自己就是一时兴起给玄渊帮个小忙,没必要拿耆童送给大师兄的见面礼。那块玉石不好存放,大师兄就随便在南边找了个矿区存放起来,想着矿区玉石多,可以蕴养这块玉石,省得他再送回神墓中去。当时大师兄的预知能力还不强,他是以医入道的,从头到尾擅长的都是医术,并不知道自己随手埋下的玉,最后会被另外的人家挖出来。后来大师兄也不再需要使用外物来提升自己的修为,倒是一直没再去騩山。无心埋下的玉石谁都可以挖出来,反正那东西已经认主,如果凡人不是拿它当钥匙的话,会自己飞回大师兄身边,是以,埋下的时候大师兄没多考虑。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面对宝藏都可以无动于衷,尤其是心中欲念不平的人。白家拿到玉石不算什么特别的事,他们带着玉石到了神墓中也无所谓,拿走了神墓中的东西顶多是算在大师兄头上。毕竟本就是耆童答应送给大师兄的,只是大师兄一直没去取,别人冒领了也是大师兄自己的损失,与其他人无关。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大师兄志不在此,别人偷走了是他自己的问题,可白家拿不到开始发疯就是白家的问题了。故事讲到这里,白家的背景是完全明了 ,就是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而已。屠亦轻声叹了口气:“大师兄他们都是宁可上山采药都不会多看金银珠宝一眼的人,没想到反而让被人钻了空子,白家拿不到便也罢了,之后竟然为了能拿到,还做了那么多缺德事。”付生玉跟邹觉深有同感,明知道是别人的墓穴,想占为己有就不说了,占不到就发疯,非要占到,这不脑子有病吗?道心越稳的人其实越觉得白家的做法不太正常,因为道心讲究一个顺其自然,是自己的,终究会有,不是自己的,甚至没必要多看一眼。白家心不静,修为再高,他们也没有跨越人与仙界限的可能。吴福春对三人说:“白家后来确实开始疯了一样求仙问道,他们还去找了一趟秦皇的墓穴,不过最终无功而返,事后分散进入当时有的各个道观修习道法,以为凭借白家的天赋,很快就能飞升成神。”这里又跟白家族长说的有点出入,白家族长说他们是无法再感受到先祖对后辈的恩泽才想办法成为神,或者直接把杀神拉下来自己顶上去。然而在吴福春了解到的事情中,白家是为了能进入耆童的墓才到处修习道法,试图飞升,日后可以将耆童墓的东西都据为己有。付生玉琢磨着两边的说法,有些疑惑:“奶奶,你说的内容其实跟白家说的基本能对应上,可偏偏又差了一点点细节,就是原因跟目的不同,都到这个时候了,他们怎么还跟我说谎?说真话说不定我还高看他们一眼。”吴福春伸手做了个暂停的动作,笑着说:“阿玉,别着急,这才讲到汉朝末,在两千年的时间里,白家的人四散到各个玄门当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被不同思想的人影响……”其中大概有五六百年的时间,白家都在疯狂修炼,他们那时候没有别的想法,就是飞升。可现实给了他们无数次打击——白家人无论修为多高,就是无法突破最后的临界点,哪怕他们满天下跑,收集各种功德,还是做不到,老天不给他们开那扇门。久久无法达成目的,执着就成了偏执,白家再次分裂,一部分觉得修炼无望,干脆放弃了那个墓穴中的东西,决定放弃修为,重新娶妻生子,融入寻常百姓人家。还有一部分,就是付生玉遇见的那个白家族长带领的部分,开始发疯。他们从研究自己的修为,到研究白家为什么一直没有再飞升的情况,这一研究可不得了,他们发现,不是没有人飞升,是有人飞升了,他们没发现。时间过了几百年,白家作为一个挺大的氏族,人数并不少,有那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地仙。地仙能管理的事情很少,可能就是庇护一个城镇而已,相对来说,修为或许还不如活了不知道多久的白家族长高,可他偏偏就是飞升了。白家族长疯了一样找到那个旁支,逼迫他们交出飞升的办法来,不然就屠掉他们那一支,让飞升的那个地仙成为无根浮萍。飞升的人要斩断情丝就是这样,太容易被威胁,地仙修为低,还可以停留在人间庇佑一方,听得白家族长的说法,为了保护他这边的族人,只能站出来说。原来,这个地仙是曾经修道后觉得没啥用回家种地的那一批人,他天赋不高,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飞升的点,回来后隐世于此,每天种种地、帮扶帮扶乡里。随着周围的人感谢越多,他的修为也在慢慢增长,功德更是一点点积累起来,最终跨过了人与仙的界限,低调地飞升成了当地的地仙。地仙劝说白家族长,你们心不静,是无法修炼到飞升的,如果你们真的想,不如试一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想飞升也不想那个墓,如果可以,把那块玉石都直接丢掉。每个氏族的飞升名额有限,却不限定时间,也就是说,如果白家族长当时听了地仙的话,虽说会把后人的名额占掉,可现代社会本就不允许成精,他们多占名额不算有太大的问题。白家族长半信半疑地按照地仙的说法重新带着族人修炼,还把那块玉石重新埋回了矿区,打算日后成功了再挖出来用。如果修行光凭一个理念就能成功,白家就不会疯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失败了。这部分对应了白家族长跟付生玉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